中医药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历久弥新,至今仍旧巍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其间名师名医灿若星辰,学术流派为数众多,学术思想广为流传,而造就名医、树立学派、丰富学术思想的本源来自于中医教育。当今的中医教育,包括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两部分,中医师承教育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汉代前已有师承授受的记载,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扁鹊学医于长桑君,而弟子又有子阳、子豹等人;太仓公淳于意学医于公乘阳庆与公孙光,其弟子有宋邑、高明、王禹、冯信等。清代名医叶天士是温病学四大家之一,是温病学说的创始人,成就卓著。其有如此辉煌的业绩,一方面是他天资聪颖,闻言即解,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的师门深广,10年内拜名师17人,通过师承,取各家精髓。
传说有个病人找叶天士看病三次,但是效果不太好,后来不来了,他觉得病人可能找别的医生去看了,就请朋友到病人家去问。人家说,找叶先生看,吃了三服药都没好,后来找了王先生吃了两服药就痊愈了。他一听就觉得王先生看这个病超过了自己,就去拜访他,向他请教。王先生一听叶天士来请教自己,诚惶诚恐,非常感动,于是就传授给了他。这是一个鲜活的师承的例子,正因为叶天士勤学好问,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所以才医术精进,终成一代名医。
现代也有许多中医以师承方式成为名家,如北京名医关幼波学自家传,其父关月波即其师;南京名医叶橘泉,17岁拜在张克明先生门下学医;沈阳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曾先后拜过4位师父。国医大师朱良春曾说:“学习中医,经典是基础,师传是关键!”师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要找到名师,以虔诚尊敬的心态去拜师,勤奋地学习请教,有闻必录,有疑必问,特别是老师在诊治患者时的辨证思路、用药技巧,要认真笔录,然后加以分析体悟,这样往往能举一反三,得到真传,启迪心智,充实提高。从古至今,师承教育模式都一直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对中医学术发展、医术继承创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中医素有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之说。“博涉”,指广博的涉猎,要求医者的理论与实践,都应广泛涉及。理论上,既要熟谙经典,又要融汇新知,从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上,即要多临床,反复临床。所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更要师门深广,师承才是提高临证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所谓“知病”,就是要知晓其病因病机、诊治预后等理、法、方、药规律。
“识脉”,即准确地认识脉象。大量、多次触摸脉搏,才是能够确切认识脉象的内核和关键。初事临床的医者,往往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而只有大量、反复、多次的诊脉,并有老师的指导和点拨,方能有效确定病人脉象的位、数、形、势。换言之,即能根据该病人脉象的深浅度、强劲度、速率度、节律度、长短度、紧张度等给以辨析。“识脉”必须“多诊”,而师承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达药”,即通达药性及机理。“屡用”即在临床上,反反复复地经久使用各种药物,方能真正作到“达药”的层次和水平。同样,拜师也是做到“达药”的重要途径。《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为了掌握附子用法,到山西拜名医李可为师,李老专治急危重症,善用附子,李老用附子,最少30克,一般80克、150克,最多的时候能用到200克,无人能及。很多在医院已经用了各种药物都不能见效的病,比如心衰、肾衰、呼吸衰竭等,他都治好了。附子的这种运用、配伍的技巧,只凭个人的实践,没有老师的指导是无法掌握的。
一个中医临床人才必须要做到“知病”“识脉”“达药”,有效途径就是师承。
总之,中医师承教育是独具特色、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辅相成,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值得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