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医案分享—溃疡性结肠炎

2023年6月18日22:11:07 发表评论

患者,女,34岁,6月18日初诊。

主诉:间断黏液脓血便2年,加重1个月。

患者2年前无诱因出现黏液脓血便,每日十余次,伴腹痛、乏力、发热,体温37.3 ℃左右,行肠镜检查结合病理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经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美沙拉嗪肠溶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激素减停后继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次,4次/天,未再出现便血及不适。1个月前自行将美沙拉嗪肠溶片减量至1 g/次,3次/天,再次出现黏液脓血便,5~6次/天,伴乏力,经朋友介绍遂就诊,考虑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可能性大。

刻诊:黏液脓血便,5~6次/天,腹痛,乏力,纳差,眠差,小便调。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部平软,右侧腹压痛;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沉细。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10 g/L;大便:潜血(+)、红细胞18~24/HP、白细胞 满视野/HP;便球杆比1∶10;血清白蛋白36 g/L,C-反应蛋白15.09mg/L;血沉57 mm/h;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谱、糖化血红蛋白、甲状腺功能、类风湿抗体二项均未见异常;电子肠镜见降结肠乙状结肠交界处黏膜粗糙,弥漫小溃疡灶形成,散在片状黏膜下出血伴,碰触易出血;乙状结肠散在片状充血斑,直肠黏膜光整,近肛缘处散在片状溃疡灶,覆白苔。

中医诊断:久痢(脾肾不足,湿热蕴肠)

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治以温肾健脾,清化湿热,调气和血,涩肠止泻。

处方:补骨脂30g、肉豆蔻30g、乌梅15g、败酱草30g、黄连6g、木香(后下) 10g、当归15g、炒白芍15g、麸炒枳实15g 、太子参15g、麸炒白术30g、茯苓15g、葛根15g、炙甘草10g。14剂,1剂/天 ,水煎取汁400 mL ,早晚分服。

二诊:7月2日,患者服药后黏液脓血便明显减少,日行二三次,乏力好转,无明显腹痛,纳眠佳,小便调,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沉细。

处方:上方减败酱草、枳实。14剂,1剂/天,水煎取汁400 mL,早晚分服。

服药后,患者每日排便二三次,便中无脓液,可见少量血丝,轻微乏力,无腹痛,纳眠佳,小便调,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沉细。患者来京不便,守方治疗2个月余。复查肠镜:结肠脾曲、降结肠及乙状结肠黏膜广泛多发白色瘢痕及孤立或簇状或长条状结节样增生清晰,部分表面明显充血发红;病理示:多发炎性或增生性息肉。

感悟:该患者以黏液脓血便为主症就诊,属中医“久痢”范畴。病机为脾肾不足、湿热蕴肠,治以温肾健脾、清化湿热、调气和血、涩肠止泻。方以补骨脂温补肾阳,肉豆蔻暖脾运阳,与乌梅共用以涩肠止泻,共为君药,白术、太子参、茯苓、炙甘草为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共为君药,是脾健而行其运化水湿之职,不止泻而泻自止;黄连清热燥湿,败酱草解毒排脓,白芍养血合营,缓解止痛,配当归养血活血,体现了“行血则便脓自愈”之意;葛根止泻升清阳;木香理气调肝降浊阴,调理气机;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肾健脾、清肠化湿、调气行血、涩肠止泻之功效。

网上报名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户口本名字
能联系上你的电话
【备注】发送招生简章
你想了解什么问题?